德潤心田 思政鑄魂 —— 以青春踐行育人初心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對大學生而言,品德是浸潤校園生活的春雨,思政是指引成長方向的燈塔。德潤心田,是在宿舍、課堂、實踐中涵養善意與責任;思政鑄魂,是在理論學習、理想堅守中筑牢信仰根基,二者相融,方能培育出有溫度、有擔當的青年學子。
德潤心田,藏在大學生日常的細微堅守里。宿舍中,總有同學主動整理公共區域,提醒室友按時作息;課堂上,即使老師不點名,也堅持提前到場、認真聽講,這是對知識的尊重,更是品德的自覺。記得學校“愛心助學社”的同學們,每周利用課余時間去鄉村小學支教,有人為了備好一堂課熬夜查資料,有人頂著寒風往返兩小時,卻從無一句抱怨。這些看似普通的舉動,正是品德在心田扎根生長的模樣,它讓我們在集體中學會包容,在付出中懂得責任。
思政鑄魂,融在大學生成長的關鍵選擇中。思政課上,老師講解“中國夢與青年擔當”時,我們會結合專業思考未來方向;參與“紅色研學”實踐時,走進革命紀念館觸摸歷史,更能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內涵。去年暑假,學院組織大學生赴基層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團隊成員白天頂著烈日走訪農戶,晚上在簡陋的民宿整理數據,有人中暑了仍堅持完成任務。他們說:“課本里的‘鄉村振興’不再是理論,而是看到老鄉們期盼的眼神時,想為他們做點實事的決心。”思政教育從不是空洞的口號,它讓我們在迷茫時明確方向,在選擇時心懷家國,把個人理想融入時代發展。
德潤心田是思政鑄魂的底色,思政鑄魂是德潤心田的升華。作為大學生,我們既是品德的踐行者,也是思政的傳承者。在圖書館認真科研是堅守,在志愿服務中奉獻是擔當,在專業領域深耕是責任。唯有讓品德融入日常,讓思政照亮理想,才能真正實現“德潤心田,思政鑄魂”的育人目標,以青春之我,擔時代之責,成長為無愧于國家與人民的棟梁之材。
大學學習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