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安全守護不停步。7月19日,南通大學紅十字會“急救護航,愛滿萬家”暑期志愿服務團隊走進暑托班,通過“趣味課堂+實戰演練”的形式,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急救安全課,讓專業的急救技能在輕松互動中扎根童心。
活動伊始,志愿者們圍繞兒童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安全隱患,借助圖文并茂的PPT,系統講解五大類關鍵急救知識,并將專業內容轉化為兒童易于理解的語言:
志愿者們以“身體的小警報”為喻,生動講解中暑的早期癥狀(如頭暈、口渴)及其分級,介紹在陰涼處休息、物理降溫、補充淡鹽水等應急處理方法,并強調夏季防曬與及時補水等預防措施。
借助宣傳冊和互動提問,志愿者們重點講解了防溺水“六不準”原則(如“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結伴到野外游泳”等),并現場指導孩子們:萬一不慎落水,應盡量放松身體、保持仰面漂浮;若發現他人遇險,切勿自行下水施救,而要立即大聲呼救,尋求成人幫助。
針對兒童吃零食時易發生的氣道梗阻風險,志愿者們現場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講解并示范如何快速按壓上腹部,利用肺部殘留氣體形成的氣流將異物沖出——就像給喉嚨“推一把”,幫助它把卡住的東西排出來。
在講解了包扎具有止血、保護傷口和防止感染的作用后,志愿者們針對不同傷口類型,耐心指導孩子們練習環形包扎、螺旋包扎等方法,幫助孩子們掌握處理小傷口的技能。
志愿者們特別強調,若遇有人暈倒,在“黃金四分鐘”內及時實施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至關重要——這如同為生命“按下重啟鍵”。同時,明確告知孩子們:遇到此類情況,應首先大聲呼救尋求成人幫助,并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通訊員 谷秋語供圖)
為增強急救知識的直觀性與實操性,活動精心安排了豐富的演示與互動環節。在講解海姆立克急救法時,志愿者兩人一組精準配合,完整示范了救助他人與自救的標準動作;在創傷包扎教學中,志愿者擔任“指導老師”,逐一糾正操作細節。演示結束后,孩子們紛紛進行實操訓練,在志愿者的一對一指導下親身練習包扎技能,沉浸式體驗“小急救員”的角色,現場氣氛熱烈。

(通訊員 谷秋語供圖)
此次活動中,南通大學紅十字會“急救護航 愛滿萬家”的志愿者們將專業急救知識趣味化轉化,打造符合兒童認知特點的生動課堂。孩子們在輕松互動中不僅掌握了實用的安全技能,更展現出主動傳播知識的熱情。他們專注投入的學習狀態,深深觸動了志愿者,也再次印證:在兒童心中播撒急救知識的種子,是賦予他們守護生命的關鍵能力,更是為家庭與社會安全構筑未來的基石。 每一次技能的習得,都可能在未來成為守護生命的堅實力量。
(通訊員 谷秋語 郁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