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蒂德精密機床有限公司,隊員們聚焦山東省重大科研項目“高效高精重型龍門鏜銑加工中心研發及產業化”展開研學。走進生產車間,隊員們沿著加工中心的零部件生產、核心裝配、性能調試流程一路觀察,重點了解項目針對“重型機床高精高效”目標所突破的關鍵環節——從主軸單元的精度控制到橫梁移動的效率優化,從大型結構件的變形防控到產業化落地的市場適配。期間,隊員們與企業研發人員面對面交流,詳細詢問項目立項初衷“解決重型機床進口依賴問題”的具體考量,以及當前在批量生產、客戶反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前在課堂上學過重型機床的理論設計,這次親眼看到加工中心的實體裝配,才明白研發中要兼顧精度、成本和生產效率,這些實際考量讓我對專業知識有了新理解。”隊員李同學說道。研學后,隊員們整理出項目核心環節筆記,明確了重型裝備研發的“需求—技術—落地”邏輯。
隨后,青鋒研行隊來到山東電網電力工匠學院,圍繞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科技項目“輸電鐵塔組立高處作業機械化施工關鍵技術及裝備研制應用”深入學習。在模擬實訓場地,隊員們現場觀摩了項目研發的智能抱桿、自動螺栓緊固設備的實操演示:裝備通過伸縮臂調整、夾持機構固定,精準完成鐵塔構件的起吊與對位,全程無需人工高空作業。“傳統人工組立鐵塔,不僅效率低,還存在墜落風險,這個項目的裝備正好解決了行業痛點。”國家電網技術人員的講解讓隊員們快速把握項目核心價值。隊員們還就裝備的機械結構設計、遠程操控原理與技術人員交流,了解裝備在復雜地形、強風環境下的適應性改進,記錄下裝備研發“從現場需求出發”的關鍵思路,為后續接觸電力機械相關項目積累了實踐認知。
最后,隊伍走進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聚焦其與中國航發中傳機械有限公司合作的“機加工藝虛擬驗證系統”項目,以“電腦仿真與機床加工實際驗證結合”為核心展開研學。在實驗室,科研人員先向隊員們演示了系統的虛擬仿真環節:在電腦上輸入航空零部件的三維模型與銑削工藝參數后,屏幕實時呈現刀具路徑、材料去除過程及加工誤差預測,生成一份完整的“虛擬加工報告”。緊接著,隊員們跟隨科研人員來到配套的實訓車間,親眼見證仿真結果的實際驗證——技術人員按照虛擬報告中的參數,在機床上裝夾工件、調試設備,啟動加工流程。待工件加工完成后,隊員們協助測量工件尺寸,并將實際誤差數據與電腦仿真預測結果逐一對比。隊員馬同學拿著測量工具,直觀感受到虛擬仿真與實際加工的銜接邏輯。交流中,科學院的李老師解釋:“這套系統的核心就是‘先仿真、再驗證、后優化’,通過實際加工數據反哺仿真模型,讓理論設計更貼合生產實際。”隊員們還親手嘗試在系統中調整工藝參數,觀察仿真結果變化,再對照對應的歷史實際加工案例,逐步理解“虛擬仿真如何指導實際生產、實際加工如何修正理論模型”的閉環邏輯,為后續接觸機械制造工藝設計、參與類似“仿真-驗證”項目積累了基礎認知。
此次研學活動,青鋒研行隊緊扣“了解項目實際”的核心目的,不追求復雜的技術攻關,而是通過“看、聽、問、試”的簡單實踐方式,全面掌握三個重點項目的研發背景、核心環節與應用價值。隊員們累計記錄項目關鍵信息20余條,整理項目認知筆記3份,不僅填補了“課堂理論”與“項目實踐”之間的認知空白,更明確了后續專業學習與項目參與的方向。“這次研學讓我們知道‘做項目要先懂項目’,接下來我們會把學到的認知融入專業學習,為以后真正參與機械工程領域項目做好準備。”隊長呂同學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