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紅脈新章”調研團懷揣對革命先輩的無限崇敬,踏上魯西大地,在陽谷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及烈士陵園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深度社會實踐,以實際行動響應“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號召。
沉浸歷史現場,感悟熱血榮光團隊成員將課堂移至莊嚴肅穆的紀念館展廳與蒼松翠柏掩映的烈士陵園。他們系統參觀烈士事跡陳列,在一件件斑駁的文物、一幅幅珍貴的照片前駐足凝思;肅立于巍峨的烈士紀念碑下,集體默哀致敬;更深入庫房與展區,實地考察承載厚重歷史的革命文物。指尖拂過彈痕累累的軍用水壺,目光凝視泛黃的家書信箋,團隊成員沉浸式觸摸那段烽火歲月,深刻體悟“紅色江山來之不易”的千鈞重量。
深挖紅色富礦,活化歷史記憶調研不止于“看”,更在于“研”與“傳”。同學們主動延伸學習鏈條:在史料室埋頭查閱地方革命斗爭文獻,詳細記錄關鍵細節;與紀念館資深講解員、親歷革命歲月的老黨員促膝長談,搶救性記錄口述歷史,挖掘出眾多鮮為人知的英烈壯舉與感人故事。團隊成員將碎片化的歷史信息精心梳理整合,致力于讓塵封的文物“開口說話”,讓凝固的歷史煥發新生。
青春賦能傳承,實踐結出碩果此次實踐被陽谷縣革命烈士紀念館譽為“展現新時代青年歷史擔當的典范”。館長在推薦信中高度評價:“團隊展現了高度的歷史責任感、深厚的愛國情懷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其整理的烈士故事匯編與詳實調研報告,為豐富我館展陳內容、創新宣教模式提供了寶貴參考,顯著增強了紅色文化的吸引力與感染力。”這份認可,是對團隊成員日以繼夜工作的最佳褒獎。
調研團成員紛紛表示,陽谷之行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煉與精神洗禮。革命先輩為信仰無畏犧牲的壯舉,已內化為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
“紅脈新章”團隊以青春腳步丈量紅色熱土,用扎實研究激活歷史資源,不僅自身在革命傳統教育中錘煉了黨性、堅定了信念,更以實際行動為地方紅色資源的保護、研究與傳播注入了青春動能。他們的實踐證明,紅色血脈的賡續,正需要新時代青年在銘記中擔當,在傳承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