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盛夏,在2025年6月18日,豫北醫學院學子走進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官路邊村,開展"職業初體驗"暑期社會實踐。同學們在農田勞作中觸摸鄉土脈搏,在手工藝傳承中感受文化魅力,用雙腳丈量鄉村熱土,以實踐書寫青春擔當。
在官路邊村的阡陌田野間,實踐團隊挽起褲腳走進農田,從零學習翻地播種、澆水施肥。然而,實踐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陌生的生活環境、不熟悉的勞動技能以及語言文化差異,都給隊員們帶來了挑戰。但他們憑借積極的心態,互相幫助、虛心請教、耐心溝通,逐一克服困難,在適應中成長,在挑戰中進步。"握著鋤頭才發現,看似簡單的翻土都需要掌握力度與角度。"隊員感慨道。烈日下的汗水讓同學們真切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的深意,更在親手培育農作物的過程中,建立起對土地與勞動的敬畏之心。除了田間勞作,大家還跟著手工藝人學習傳統斗笠編織與制作,指尖穿梭間,草編筐的紋理成為鄉村文化的生動注腳,讓非遺技藝在青年手中煥發新生。
實踐中,隊員們挨家挨戶走訪村民,在炊煙裊裊的農家院里聆聽村莊歷史。與村民的交流互動則讓學子們走進了鄉村生活的深處。村民們熱情地講述著村里的風土人情、歷史故事,學子們在傾聽中了解到鄉村的發展變遷,也與村民建立起深厚的情誼。從大爺口中聽說了村里的老槐樹的故事,讓同學們意識到鄉土文化中蘊藏的精神密碼。在與村民的朝夕相處中,同學們學會用方言交流,原本陌生的鄉村逐漸成為"第二課堂",讓書本上的"鄉村振興"概念轉化為可觸可感的生活圖景。
"當城市青年的腳步丈量過田埂,當職業初體驗遇見鄉土中國,實踐的價值便在雙向成長中顯現。"此次暑期實踐的意義與價值深遠。對學子而言,不僅學會了農田勞動、手工藝制作等實用技能,更鍛煉了意志品質,提升了溝通與團隊協作能力,個人綜合素養得到顯著提升。同時,通過與鄉村的深度接觸,隊員們更直觀地了解了農村社會,增進了對鄉村的感情,也讓更多人通過他們的分享關注到鄉村發展。
隊員們表示,這次實踐是人生中寶貴的經歷。未來,他們將帶著這份收獲,繼續努力學習,積極投身社會,為推動城鄉交流合作、傳承鄉村文化、促進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相信在更多青年的關注與參與下,鄉村會煥發更蓬勃的生機,城鄉融合發展也將邁上新臺階。
本文作者:王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