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踐背景
湄洲島媽祖廟作為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和世界媽祖信眾的朝圣中心,是承載著深厚中華海洋文明與民間信仰的文化瑰寶。其獨特的建筑形制、豐富的歷史遺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本次社會實踐的核心任務,是運用前沿的3D高斯潑濺(3DGaussianSplatting,3DGS)技術,對湄洲島媽祖廟進行三維建模。團隊旨在通過這一創新技術手段,記錄廟宇的建筑細節與環境風貌,為媽祖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播提供三維數據基礎。
二、實踐過程
1、問卷調查:聆聽信眾心聲,探尋數字化之路
要想為千年古廟打造有溫度的“數字生命”,必先了解信眾的所思所想。團隊通過線上問卷,向媽祖信眾及當地居民征集意見。問題涵蓋了受訪者對湄洲島媽祖廟現有保護狀況的看法、關注焦點,以及對具體保護方法的展望;收集了24名當地群眾的問卷結果后,在“湄洲島媽祖廟最急需推動的傳承工作”排序題中,“數字化保護”得到了2.6的權重,排名第三。這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清晰地勾勒出了當地群眾對于“數字媽祖廟”的期望,為團隊對湄洲島媽祖廟進行3D數字重建奠定了現實基礎。
2、實地探訪:踏訪媽祖圣地,丈量千年廟宇風華
為確保三維數據采集的準確性,7月3號,團隊親赴湄洲島進行實地探訪。團隊沿祖廟中軸線前進,觀察了廟宇群落的空間布局、飛檐斗拱的精巧結構。此外,團隊還對廟宇文創產品進行簡單考察。從媽祖書簽到亞克力立牌,這些文創產品成功地將媽祖的精神內核轉化為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的文化符號。此次親歷,讓團隊對項目的核心價值有了更深刻的把握:致力于在數字世界中融合建筑之美、信仰之魂與文化之新,從而構筑一個真正有深度、有溫度、有生命力的“數字媽祖廟”。
3、模型構建:部署高斯潑濺,云端重現媽祖文化
結合實地探訪的所見所感,并充分考慮拍攝與建模的技術難度及實踐時間的實際限制,團隊最終選定了媽祖像與天后殿這兩處極具代表性的建筑作為三維建模對象。團隊成員駕駛無人機,依照俯視、平視、仰視等多角度順序,環繞建筑進行細致拍攝。在照片篩選環節,團隊以重疊率適當、紋理清晰為標準,精心挑選出最適合用于3DGS訓練的圖片。隨后,團隊在AutoDL平臺上部署3DGS算法,上傳照片并進行模型訓練,逐步還原建筑的三維形態。為實現更廣泛的數字化傳播,團隊參考并借鑒了相關開源項目,將生成的三維模型部署至自建網站,實現云端便捷訪問。
通過這一系列技術流程,團隊為媽祖廟乃至其它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文化傳承提供了一條創新路徑。
三、實踐成果
依托自主采集與精心篩選的影像數據,團隊成功運用3DGS技術,高精度還原了媽祖像與天后殿的三維數字模型,并搭建了專屬網站,實現模型的可視化在線展示。與此同時,團隊在其它平臺分享3DGS部署的詳細技術流程,為廣大文化遺產保護從業者和愛好者提供了可借鑒、可復用的數字化實踐范例,為媽祖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創新傳承探索出一條便捷的技術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