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實踐:用行動為鄉村繪就幸福底色
走訪入戶,傾聽鄉村心聲
剛到村里,我們便分組進行入戶走訪。走進村民家中,老人們熱情地拉著我們嘮家常,從莊稼收成到家長里短,無不傾訴。王大爺家的院子里,掛滿了剛收獲的玉米,他笑著跟我們說:“今年雨水好,玉米長得不錯哩。就是年紀大了,打掃院子越來越吃力。”還有不少村民提到,希望能多了解些法律防詐和健康知識。這些質樸的話語,讓我們真切感受到村民的需求,也為后續活動開展指明了方向。
普法防詐宣講,守護村民“錢袋子”
結合走訪中了解到的情況,我們精心準備了普法防詐宣講。在村文化廣場,我和伙伴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村民們講解常見的詐騙手段,像冒充“公檢法”詐騙、中獎詐騙等。還結合鄰縣大爺被冒充電信詐騙的真實案例,告誡大家“天上不會掉餡餅”。當我們教大家記住“不貪小便宜、不輕信陌生人、不隨便點鏈接”的“三不”防詐口訣時,村民們認真跟讀,有的還拿出手機記錄,那一刻,我覺得所有的準備都值得。
清掃家園,扮靚鄉村環境
為了讓鄉村環境更整潔,我們開展了衛生清掃活動。拿著掃帚、簸箕,我們對村道、文化廣場等地的垃圾進行清理。烈日下,大家干得熱火朝天,額頭上的汗珠不斷滾落,卻沒人喊累。路過的村民紛紛點贊,還有熱心的大叔給我們遞來涼茶。看著清掃后干凈整潔的路面,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這不僅是在美化鄉村,更是在傳遞愛護環境的理念。
這次“三下鄉”實踐,讓我走出校園,貼近鄉村。每一次走訪、每一場宣講、每一次清掃,都是一次成長的蛻變。我深刻體會到,鄉村發展需要我們青年學生的參與,而我們也能在服務基層中,實現自己的價值。未來,我愿繼續投身這樣的實踐,讓青春在鄉村振興的大地上綻放光彩。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