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5年8月30日,為深化對先進材料成型工藝的理解,拓展同學們的專業視野,山東建筑大學“金屬注射成型,成金成器成才”社會實踐團隊負責人李慶嘉帶領團隊成員安冉、湯存鑫、張悅、李淑娜等人赴山東山建工業裝備有限公司進行參觀與學習。過程中,同學們全神貫注,積極與公司技術人員交流,深入探討技術細節,收獲頗豐。
一、車間初體驗:走進材料世界
8月30日上午11點,團隊成員們懷著對精密制造技術的濃厚興趣赴到目的地,公司人員孫經理熱情地迎接了他們,并親自帶領大家走進高度自動化的金屬注射成型生產車間。成員們通過查閱資料首先了解到,金屬注射成型技術的起點是一種特殊制備的混合材料。它將極其細膩的、肉眼難以分辨的金屬粉末,與一種特殊的粘結載體均勻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具有良好塑性的成型原料。這是所有精密零件制造的第一步,也是決定后續成敗的基石。
8月30日上午12點,孫經理在車間里詳盡而生動地為學生們講解了金屬注射成型技術的基本原理與完整工藝流程。從最初的喂料制備,到關鍵的注射成型,再到復雜的催化脫脂與燒結過程,以及最后的精整嚙合,每一個環節都體現了現代材料工業制造的精密與高效。讓學生大致了解流程后,孫經理首先引領學生參觀金屬注射成型的起點:喂料制備。他指出,將超細金屬粉末與特種粘結劑均勻混合制成“喂料”,是保證后續成型質量的基礎,其均勻性直接決定最終產品的性能。接著,學生們來到注射成型車間,巨大的注塑機將喂料注入精密模具中,瞬間成型出一個個形狀復雜的生坯零件,其中包括精密的手術鉗部件和阻尼器齒輪。學生們驚嘆于這種像塑料注射一樣高效成型金屬零件的神奇技術。
二、認識核心技術
8月30日下午2點,學生們參觀了核心的脫脂與燒結環節。孫經理介紹,脫脂過程通過加熱或催化方式去除生坯中的粘結劑,而燒結則在高溫下使金屬顆粒擴散結合,達到近乎全致密的最終形態,實現零件從“坯”到“材”的質變。在燒結爐前,同學們了解到這一過程對溫度控制的精度要求極高。當學生們看到經過燒結后收縮但性能卓越的鐵二鎳合金零件時,他們提出了關于材料收縮率、力學性能等各種問題,與技術人員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8月30日下午4點,學生們來到精整與嚙合車間。工人們向學生演示了如何對燒結后的零件進行精密校正、表面處理以及齒輪的嚙合測試,確保每一個零件都符合嚴苛的出廠標準。學生們對于這個將毛坯變為精品的最終環節表現出極大的操作興趣。除此之外,團隊成員還有幸見識到了多種通過注射成型技術制造的具體產品。孫經理特別展示了醫療領域常用的手術鉗組件,這些組件不僅結構精巧,而且表面光滑無毛刺,完全滿足醫療器械對精度和安全性的嚴苛要求。在汽車零部件展區,阻尼器中的精密齒輪組件引起了同學們的濃厚興趣。通過工程師的講解,大家了解到這些零件需要同時具備高強度和耐磨性,而注射成型技術正好可以滿足這些特殊要求。
三、交流與收獲
在交流環節,孫經理不僅介紹了技術現狀,還展望了行業未來發展方向。他提到,隨著制造業升級轉型,對高端精密零件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這為注射成型技術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他也強調,行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撐,特別需要既懂材料特性,又精通工藝設計的復合型人才。孫經理鼓勵同學們在校期間要打好理論基礎,同時要多參與實踐活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他建議同學們可以重點關注新材料研發、工藝優化和智能化制造等方向,這些都是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領域。這些真誠的建議讓同學們對未來的專業學習和職業規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當日的研學之旅雖短,但帶給同學們的震撼與思考卻是長久的。他們不僅看到了精密制造的現在,更仿佛窺見了中國智造的未來。他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與憧憬踏上歸途,而屬于他們的制造故事,正等待他們親手書寫。
通訊作者:張宗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