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8 日,是我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區昊盛里社區支教的最后一天。清晨,蟬鳴聲格外響亮,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可我的心情卻復雜不已——既為圓滿完成支教任務而欣慰,又因即將與孩子們分別而不舍。
當天我負責的是太陽系科普課的助教和作業輔導。為了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回憶,我提前完善了 PPT 內容,加入了更多有趣的宇宙小知識和動畫片段。課堂上,孩子們依舊保持著高漲的熱情,每當他們向主講老師提出問題,都會立刻舉起小手,眼神里滿是期待。下課后,有個孩子興奮地說:“李老師,我以后想當宇航員,去太空看看!” 看著他堅定的模樣,我笑著回應:“只要你堅持夢想,一定可以實現的!” 我希望這堂科普課,能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探索宇宙的種子,讓他們對未知世界永遠保持好奇。
科普課后是作業輔導時間。孩子們安靜地坐在座位上寫作業,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偶爾有人舉手問我題目,我都會耐心地蹲在他們身邊,一步步引導思考。有個低年級的小朋友在寫完作業后,偷偷塞給我一張畫,畫上是一個拿著彩筆的老師和一群小朋友,旁邊還歪歪扭扭地寫著 “謝謝李老師”。我小心翼翼地把畫收進口袋,心里像被什么東西填滿了,溫暖又酸澀。
下午的結營儀式上,孩子們表演了這段時間學到的歌曲和手工展示,當看到他們自信地站在臺前,我不禁想起剛見面時他們羞澀的模樣,突然意識到,這段支教時光里,成長的不僅是孩子們,還有我自己。結營儀式結束后,孩子們拉著我的衣服不愿放手,有的還紅了眼眶:“李老師,你以后還會來嗎?” 我蹲下來,摸了摸他們的頭:“只要有機會,我一定來看大家,你們也要好好學習,等著我哦!”
踏上返程的公交車時,夕陽正緩緩落下,把天空染成了溫暖的橙紅色。我看著窗外不斷后退的社區街道,腦海里不斷回放著這段時間的點點滴滴——開營儀式上孩子們的笑容、手工課上大家互幫互助的場景、課堂上一雙雙求知的眼睛…… 這些畫面都將成為我記憶中最珍貴的片段。
這次支教之旅,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意義,也讓我學會了責任與擔當。雖然支教已經結束,但我會帶著這段經歷賦予我的勇氣與熱愛,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前行,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機會,為公益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用行動傳遞溫暖與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