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實踐:南師泰院“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的紅土青春律動
在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的暑期實踐故事正蓬勃書寫。這里,是他們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課堂,是青春與歷史對話的精神高地。

“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攝
實踐開篇:奔赴紅土地的青春集結
夏日的井岡山,因“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的到來更顯熾熱。8月16日清晨,在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指引下,團隊乘坐景區觀光車前往井岡山博物館。這一趟行程,是團隊實踐的開篇,更是其青春與紅色歷史對話的起點。抵達博物館,成員們分工有序。一部分聚焦油畫,用鏡頭記錄、講述紅色故事;一部分深耕詩詞,挖掘背后的革命情懷;還有成員搜集館內資料,在王麗娟老師與隊長吳昕燁帶領下,開展課題研究。10點半,拍攝任務圓滿,集體留影,將團隊青春身影定格在這承載歷史的地方。
從博物館出發,隊伍步行至毛澤東舊居。邁進舊址,歷史的厚重撲面而來。成員們聆聽講解,了解偉人過往,讓革命故事浸潤心靈,在紅色土地上,初嘗傳承的滋味。

“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攝
課題推進:基地里的思想碰撞
午后至夜晚,基地書吧成了“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實踐團隊的“思想陣地”。成員們回歸基地,圍繞課題展開研討。剪輯素材、制作匯報PPT、撰寫調研報告,各環節有序推進。大家將白天在博物館、舊居的見聞,融入課題,嘗試用青春視角,詮釋革命傳統的時代價值。
8月17日,實踐持續深入。團隊兵分兩路,一隊再赴井岡山博物館,在基地老師協助下,完成未竟的油畫視頻拍攝;一隊留守基地,專注匯報材料打磨。拍攝組同學,借由鏡頭,再次探尋博物館里的紅色細節;采訪組走進校園,與師生交流,還特邀蘆繼兵同志分享,讓革命故事從歷史走進當下。

“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攝
這一系列行動,在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土壤上,讓南師泰院“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的暑期實踐有了更深刻的內涵。基地作為橋梁,連接起歷史與團隊的青春,讓紅色基因,在實踐的打磨中,融入團隊成員的精神血脈,催生出屬于新時代的紅色傳承力量,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積蓄青春擔當的底氣。

“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攝
在基地的每一天,都是“井岡新語,紅途譯旅”團隊青春與革命傳統的深度交融。他們以實踐為筆,在井岡山這片紅土地上,書寫屬于新時代的紅色傳承答卷,讓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成為團隊青春踐行使命、筑牢信仰的生動注腳,期待這份青春實踐,能在紅色傳承與時代發展的浪潮中,激起更澎湃的回響。